韋禮安,在「THE FIRST TAKE」所登場的台灣人氣創作歌手,溫柔爽朗的外表下內涵著職人氣質。
這次在『THE FIRST TAKE 』登場的台灣創作歌手韋禮安。表演了中華圈人氣電影《月老》的主題曲「如果可以」與全英文歌曲「R.I.P.」。在為了『THE FIRST TAKE』的特別編曲之下,為歌曲注入新的感情,並傳遞給大家。
韋禮安自2009年出道以來,作為孕育出多首人氣歌曲的華人代表性歌手之一。不僅是台灣,在亞洲圈也十分活躍,備受注目的他挾帶著這樣的高人氣,首次登上了『THE FIRST TAKE』的舞台。
自彈自唱、樂團共演、R&B等各種音樂類型都駕輕就熟的音樂創作人韋禮安。在這次採訪中,我們聊了他出道至今的演藝生涯與九月發行的新專輯『明天再見』,及演出『THE FIRST TAKE』的各種話題。
日本語版インタビュー記事はこちら
■彈著吉他,漸漸的就喜歡上唱歌了
──想請問韋禮安先生開始對音樂有興趣的契機是什麼?
契機是因為父母都很喜歡音樂所以被影響的。父母兩人都加入了合唱團,家中也有很多錄音帶,像是迪士尼的原聲帶或是有很多早期的西洋音樂。我從小就常家裡聽著這類的音樂。
──可以例舉幾個您受到影響的音樂人或歌手嗎?
影響我的音樂有很多很多,像是剛才說的迪士尼原聲帶和早期的西洋樂也是,在我小學二年級的時候,很有名的歌手鄧麗君過世了,那時候也被街上一直放著的她的歌所影響。高中時開始流行C-POP,像是周杰倫等等非常有名的歌手都漸漸出來,也就開始聽了很多C-POP的歌手。在那之後,也聽了像是John Mayer、Damien Rice等西方歌手,所以受到他們很多影響。
──韋禮安先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作曲呢?
開始作曲的契機是高中時拿到父親送的吉他,除了吉他還收到一本教學書,從那時候開始自學。在彈吉他的時候,也開始喜歡上了唱歌。為了會自彈自唱,在那時就學著自己創作。高中時加入了熱音社,會組樂團一起表演,但多半都是翻唱歌曲。直到那時遇到了樂團團長說,希望我們可以唱自己寫的歌曲。因為有了那件事,才發覺原來創作離自己這麼近,所以也開始會自己作曲了。
──聽說韋禮安先生是台灣家喻戶曉的創作歌手。想暸解您成為歌手的經過。
成為歌手的契機是大學時參加的歌唱比賽,在那裡有了成為歌手的機會。並且以2009年的第一張EP『慢慢等』出道。
──也在金曲獎拿到了新人獎呢。
是呢,2010年發行了第一張同名專輯『韋禮安』。逐漸有了人氣且被更多人認識,在2011年的22屆金曲獎,拿到最佳新人獎,同時也提名了其他獎項,從那時起,我也有種被音樂界認可的感覺。家人們可能也因此對我從事這個工作表示安心了吧。
■創作出好的旋律與好的歌詞是最重要的。
──那真是太好了。韋禮安先生都是自己創作詞曲的,您在創作歌曲時最看重什麼呢?
我最重視的有兩件事情。首先是音樂的旋律,再來是合乎旋律的歌詞。這兩個是最重要的,我覺得如果這兩點合拍的話,那就會是一首好歌。歌曲的風格與音樂類型當然也有很多種,但我想好的旋律與好的歌詞是自己在創作中十分看重的部分。
──順帶想問,作曲時都是被什麼樣的東西所啟發呢?
在我看來,對於一個作曲者來說,過於依賴 “靈感”來創作一首歌並不是一件好事。我自己的話是每天早上 9:00 會去錄音室,安排固定的時間來寫歌,我覺得這點比較重要。當然,我也常常在尋找創作歌曲的靈感,像是聽新的音樂、看電影和看書等等從中獲得啟發。散步的時候也可以邊走邊思考事情,所以我經常在外面一邊散步一邊想著歌曲的事。另外,在台北的時候我經常玩滑板,在那時也得到了很多靈感。
■音樂就像是衣服一樣的東西
──原來如此,我聽了韋禮安先生全部的專輯,有Acoustic的自彈自唱、樂團演奏、R&B等等,音樂上不段地在變化呢。去年發表的『I’m More Sober When I’m Drunk』是全英語的作品。想知道您的音樂是不是會隨著事業發展而發生越來越大的變化。
關於作曲,我一直很願意嘗試新的挑戰。我常常想著,音樂就像是衣服。音樂跟衣服一樣有各式各樣的風格與種類不是嗎?我認為嘗試不同的音樂就像嘗試不同的衣服。比如說我以前喜歡這類型的衣服,但現在我更常穿不同風格的衣服。與過往相比,現在我的音樂變得有一種嶄新的感覺。我想不斷地做新的挑戰,將我的音樂衣櫃變得越來越豐富。
──對於音樂的追求欲很強呢。那麼也想請教關於台灣的音樂情報,可能有些日本不清楚的部分,現在的台灣樂壇是什麼樣的呢?在那之中韋禮安先生的音樂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?
我覺得CPOP樂壇,從過去到現在變了很多。以前比較主流的流行歌、抒情歌為主,現在有著更多的樣貌和流派。有主流的抒情歌,獨立樂團、R&B、嘻哈等歌曲也在排行榜上越來越多。我想這點或許跟日本的樂壇也很相似。我在2009年出道時就是屬於情歌當道的時代,現在我也更自由地創作自己喜歡的歌曲了。
──對於韋禮安先生來說,音樂創作的環境變得更容易了呢。
對,現在的樂壇我感覺是更容易創作的環境。九月發表的新專輯『明天再見』也是這種感覺。裡面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歌曲。比如說「明天再見」就不是一般的主流流行曲,而是有著懷舊感、像音樂劇一般的歌曲。
■最新專輯是一張融合了各式各樣「再見」的作品。
──那麼,想請教最新專輯『明天再見』的製作概念。
這次的概念是哲學上的『Memento mori』這個想法。簡單來說的話,是「勿忘你終有一死」這一句哲學家的話語。這句話之於我的解釋是「把握今天」。我的想法是,如果今天的我很珍惜地活著,明天的我會覺得很感激。所以這張專輯將「再見」以各種形式融入其中。以及像「再見」這樣的詞彙,就像是傍晚的黃昏,有著「魔幻時刻(Magic Hour)」的感覺,也把這個想法放在專輯的概念裡面。
──而主打歌「明天再見」是一首表達出告別與感傷的歌曲。這首歌曲的MV是在日本拍攝的呢。
對的。為什麼會想要在日本拍攝呢?剛才有說到這張專輯重視的想法是「魔幻時刻(Magic Hour)」。最原本知道「Magic Hour」這個詞就是在日本的電影《魔幻時刻》裡。所以如果談到「Magic Hour」,就有著日本的印象。這次跟唱片公司談過後就達成了到日本拍攝MV這件事。
──拍攝MV有沒有什麼插曲呢?
有在東京的各個地方拍攝。這次與日本的團隊一起拍攝MV,學到了很多新的日語。最常使用的就是「麻煩了」跟「腳踏車來囉!」(笑)。這次因為有很多是外景拍攝所以會遇到路人經過。為了不妨礙到腳踏車的通行,在拍攝的時候工作人員很常說「腳踏車來囉!」。聽到都記得了(笑)。
──那這次韋禮安先生出演了『THE FIRST TAKE』。錄音完後想聽聽您最直接的感想。
錄完後真的是鬆了一口氣(笑)。在拍攝前非常緊張,因為我認為「THE FIRST TAKE」是一個可以做出非常好的表演的地方,所以我真的蠻緊張的。直到上場之前都在跟發聲老師做視訊指導,持續練習要唱的這兩首歌曲。而最後的成果我認為我拿出了最棒的狀態,感到很滿足。
──努力是值得的呢。這次是演唱了「明天再見」與「R.I.P.」這兩首歌曲。想請問您選曲的理由與這兩首歌的介紹。
首先「如果可以」是去年台灣的人氣電影《月老》的主題曲,很感謝的是這首歌曲從去年到今年也持續著人氣。這首歌最初製作了三個版本:中文、韓文和日文。這次為了『THE FIRST TAKE』製作了新的編曲,是很Chill的R&B風格。透過『THE FIRST TAKE』想將它傳達給世界各地的許多樂迷們。接著「R.I.P.」是收錄在去年發行的全英語專輯『I’m More Sober When I’m Drunk』的歌曲。會選這首歌是因為『THE FIRST TAKE』是有著全球性的聽眾及觀眾的YouTube頻道,所以也想要唱英文歌曲。這首歌也藉著『THE FIRST TAKE』誕生了新的編排。
■在情感表達、唱歌方法有120分
──如果要對於『THE FIRST TAKE』中自己的表演打分數的話,會是幾分呢?
在表現跟技巧方面的話,無論何時我都覺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,所以滿分100分的話我會打80分。不過,在情感表達和歌唱表現我會打120分。 如果還有機會,也想在『THE FIRST TAKE』中表演其他歌曲。
──感覺很成功呢。那麼換個話題,想請問韋禮安先生有什麼喜歡的日本文化嗎?
對我來說也是一樣,大概在台灣跟我同個年齡層的人們都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。特別是日本的動漫和電視劇。其中我最喜歡《灌籃高手》,這次走在澀谷街頭,看到一張即將上映的《灌籃高手》電影海報,就覺得「哇!」的感覺。另外,我也很喜歡日本的料理和食物。
──您最喜歡的日本食物是什麼呢?
嗯,有很多呢(笑)。這次在日本吃的東西都很好吃,沒辦法選出最棒的,但像鰻魚飯和烤牛肉飯等都很好吃。
■喜歡日本的「職人」一詞
──看來很享受日本的料理呢。那麼最後,想請教韋禮安先生作為歌手接下來的目標是什麼。
畢竟我很喜歡吃飯,所以應該去學習烹飪…開玩笑的(笑)。果然對於音樂我接下來也想做更多的嘗試與挑戰。在唱歌、作曲、現場表演,各個方面都想更上一層樓。我很喜歡日本的「職人」這個詞彙。我想將自己作為一個創作歌曲的職人。所以希望以成爲一名詞曲創作的職人、表演的職人、或是一個世界頂級的音樂人為目標前進。
INTERVIEW BY 土屋恵介
PHOTO BY 増田慶
WeiBird OFFICIAL SITE
Instagram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weibirdmusic/